第一次体验拜雅T1三代,之前手头上有T90,自从接触到拜亚后就粉上这个牌子,说说对比,没T1的时候感觉T90非常好,听什么都那么均衡,T1三代到手后发现T90似乎成弟弟了,T1能听到的细节非常多,而且耳机下潜也比T90的更好,也许这是阻抗低和阻抗高的区别吧。
这次T1 32欧用手机也能听,T90 250欧基本是听个响了。期待T1煲开后的效果。说说头梁,T90头梁有种松松垮垮的感觉,T1就跟紧实。
买的初衷,到手后听了俩小时,并反复对比了手头的简易设备,总结:T1 3代+黑砖的听感=已煲机1300小时的榭兰图+金宝平衡线+黑砖,优势是多一些大耳能来的临场感。但插黑砖时会小劣于三星顶配平板自带的AKG调音+音乐厅效果+增加位宽,这可能是因为软件空间感调音+大耳自带空间感的双重效果给到的听感吧,所以平板端不太公平。
我不是烧友,本人的听力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不如大多数人的,所以各位去听的话,真实听感体验比我描述的应该还可以再提升很多,特别请注意,这是还没开声的T1 3代的听感,所以还不是定论。
用来对比的基础设备水平在6500元到9000元之间,已排除线材价格对听感的影响。所以便携想要有之上的听感,可以作为参考,尽可能所有便携设备上万,可以试试艾利和系列,金砖我不推荐。但如果可能预算有限,为了出声,就发挥3代自己的能力,则各位试一试软件调音去辅助听感,可能更具有性价比。
说完了,我冲着800小时去煲一煲了,对了,原线太反人类了吧,接近3米就离谱。
购买链接:
已经煲了1000+小时,我的感觉就是T1的“反应”时间非常快!就是,一首歌你用不同的耳机听,虽然声音的好坏需要用耳朵反复AB辨识,但歌的发声快慢却有差距,我没想到之前听的普通耳机会慢,很意外。另外,秉承了拜雅一贯的乐器优势,哪怕流行乐里的鼓声、钢琴声、吉他声都能成为享受,不用刻意听交响乐的。希望能有1.2M原线另配就好了,4.4或者3.5都行,价格不介意。
(本文转自用户体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