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SQD-Mini LED、RGB-Mini LED和QD-Mini LED背光的区别

TCL推出了SQD-Mini LED背光电视,与今年以来热度持续攀升的RGB-Mini LED 相比,SQD-Mini LED 的核心优势源于其创新的单灯白光设计。RGB-Mini LED 需要三颗不同颜色的灯珠组成一组才能发出白光,在显示单色画面时虽能保持较高色域,但在显示多色复杂画面时,需将三色光混成白光再通过屏幕色阻层过滤,导致色域值大幅下降,普遍只能达到 97% BT.2020 色域覆盖率,且容易出现串色问题。这就像一位只能唱高音、无法驾驭中低音的歌手,纵然瞬间惊艳,却难以胜任整场演出。

SQD、RGB和QD-Mini LED

简单了解SQD-Mini LED、RGB-Mini LED和QD-Mini LED背光的区别

1,SQD-Mini LED(TCL 自研“超级量子点 Mini LED”)

发光方式:采用单灯白光设计,即一颗 LED 灯珠发出白光,然后通过 超级量子点层 生成更纯净的三色光。

成像原理:背光 → 量子点层(产生纯净 RGB) → 超级蝶翼华曜屏(精准滤光) → 显示稳定的全局高色域。

优点:

实现 100% BT.2020 全局稳定色域,不只是单色画面,而是复杂多色画面也保持色彩纯净;

避免 RGB-Mini LED 的串色问题,色彩稳定性更强;

由于单灯发白光,同样成本下分区数量可达 RGB-Mini LED 的 3 倍,发光效率更高;

寿命比 OLED 更长(量子点寿命 10 万小时)。

缺点:

技术难度高,目前只有 TCL 推出,成本比传统 Mini LED 更高。

RGB-Mini LED和QD-Mini LED

2,RGB-Mini LED

发光方式:每个灯珠由红、绿、蓝三颗芯片组成,直接发出 RGB 三色光。

成像原理:背光直接提供纯净的 RGB 三色,再通过液晶+滤光片,色彩覆盖率大幅提升。

优点:

色域覆盖率可达 97–100% BT.2020,色彩更纯正;

HDR 高亮时,单色画面非常惊艳。

缺点:

三色灯珠需要混光形成白光,在显示复杂多色画面时,容易出现串色、偏色、色彩不稳定;

同等成本下,分区数量较少,因为三颗芯片才算一个灯组,发光效率低于 SQD。

关于价格,自己去看吧:

⇒直达TCL京东自营报价

SQD-Mini LED和RGB-Mini LED

3, 传统 Mini LED

发光方式:使用白光 LED 背光(蓝光芯片 + 荧光粉转换成白光)。

成像原理:背光发出白光 → 通过液晶层和色彩滤光片 → 还原画面。

优点:

技术成熟,量产成本低;

分区数量比传统 LCD 大幅提升,可以显著改善对比度和控光。

缺点:

色域上限有限(一般约 90% DCI-P3 或更低),BT.2020 难以突破;

光色一致性和稳定性不如 RGB 或 SQD。

4,QD-Mini LED是目前最常见的高端 Mini LED 方案。

原理:白光 LED 背光 + 量子点膜(QDEF),量子点把部分蓝光转为红绿光,从而提升色域。
优点:色彩比传统 Mini LED 更纯,能做到接近 100% DCI-P3,亮度和分区控制出色。
缺点:量子点主要还是依赖白光 LED 的光源特性,极限色域(BT.2020)覆盖度有限,全局色彩一致性略逊。

SQD

TCL此次推出的SQD-Mini LED技术,从根本上重构了发光与显色架构。其摒弃了RGB三色灯珠混光的设计,无论显示单色还是多色画面,都由背光激发“超级量子点层”发出纯净的三色光,混合成白光后再通过“超级蝶翼华曜屏”的晶粹高色阻材料精准滤光,从而实现稳定显示的全局高色域。这种方式实现了从背光到成像的全程可控,避免了偏色、串色等问题,使得色域覆盖达到100% BT.2020,真正做到了“全局稳定”。 尤其值得强调的是,SQD-Mini LED在技术层面的突破并非单一环节的优化,而是光学、材料、结构三位一体的系统创新。它做到了在一颗灯珠内完成白光转换,而RGB-Mini LED电视的发光芯片由三色发光芯片组成,即三颗灯为一组才能发白光,因此同样成本下,分区数量可达RGB-Mini LED的三倍,发光效率也显著提升。


滚动到顶部